東風解凍,散而為雨。剛剛過往的雨水節氣,標志著降水增多,更意味著農事活動進進關鍵階段。 春管春耕,這一循物候節氣而動的農事活動,作為農業生產的肇端篇章,是中華農耕文明綿延數千年的永恒主題。從現代走向現代,千百年來豐收的目標始終如一,精耕細作的理念從未改變,但其間的生產方法、技術東西、組織情勢、支撐體系等,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 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初次衝破1.4萬億斤。2025年,若何在新起點上,讓中國飯碗多裝中國糧?必須開好頭、起好步包養,打好春管春耕“第一仗”! 時時安心不下的“國之年夜者” 什么是國民領袖心中的“國之年夜者”?讓國民生涯幸福是“國之年夜者”,糧食平安是“國之年夜者”。這二“者”是合二為一的,對于中國共產黨人而言,“國民”就是一切,“國民”重于千鈞,國民的吃飯問題這件頭等年夜事亦是重于千鈞。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一年之計在于春,農業收穫更在于春。春管春耕,是農業生產的“第一仗”,也是全年豐收的基礎。春播糧食產量占全年六成擺佈,春管糧食產量占重要口糧的近四成。抓好春管春耕,對于確保糧食豐收和糧食平安至關主要。 黨的十八年夜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屢次作出主要唆使,屢次深刻田間地頭,察糧情、問農事,時時安心不下糧食平安這個“國之年夜者”。 2016年4月25日,總書記專程到安徽小崗村考核,一下車便來到小崗村4300畝高標準農田示范點,沿著田埂走進麥田,觀察小麥長勢,向村干部、種糧年夜戶和農技人員清楚地盤流轉、農田收拾、種植品種、畝產量、病蟲害防治、糧食收購等情況。總書記說,現在正值抽穗灌漿的關鍵時期,要加強田間治理,實現豐收,本年的白饃能吃到嘴里了。 2018年9月25日,首個“中國農平易近豐收節”剛過,總書記就深刻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治理局,考核糧食生產和收獲情況。在七星農場北年夜荒精準農業農機中間信息化平臺,他詳細清楚七星農場若何運用衛星定位、云計算技術等,對萬畝田疇實現精準治理。站在高處俯瞰,七星農場萬畝年夜地號一看無垠;走進稻田,他拿起一把稻穗,看谷粒、觀成色。在精準農業農機中間一樓年夜廳,他雙手捧起一碗年夜米,意味深長地說:“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2020年2月,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任務作出主要唆使,“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證夏糧豐收”。2021年5月13日,在河南南陽考核途中,總書記特意走進一處麥田觀察小麥長勢。看到豐收在看,他說,夏糧豐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9月13日,總書記在陜西榆林考核調研,來到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走進田間地頭觀察農作物長勢。10月21日,正值年夜豆收獲季節,總書記來到山東東營市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考核。他走進田間,彎下腰摘了一個豆莢,剝出一粒年夜豆,放在口中細細品味,說道:“豆子長得很好。”一年之中,三次實地觀察,關注的都是統一個主題——糧食收穫。 2022年6月8日,總書記來到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步進稻田看秧苗長勢,清楚當地農平易近種糧情況,強調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程度的“天府糧倉”。 2024年3月19日,春分之際,總書記來到湖南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走進當地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范片區,觀察秧苗培養和春耕備耕進展,同種糧年夜戶、農技人員等親切交通。2024年12月中心農村任務會議召開,總書記對做好“三農”任務作出主要唆使,強調要“確包養網比擬保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從江淮年夜地到龍江黑土,從華夏糧倉到天府之國,從渤海之濱到東南高原,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神州,始終牽系著地步之間的莊稼和年夜地之上的國民。一把麥子一碗米,生齒年夜國的糧食問題,在總書記心中的分量,從來都是輕飄飄的。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同鄉村振興有用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放眼國際形勢,在全球氣候變化、地緣政治沖突等復雜原因影響下,糧食供應面臨諸多挑戰,部門國家和地區甚至因糧食缺乏引發社會動蕩。在這樣的佈景下,扎實推進春管春耕任務,為奪取全年糧油豐收打牢基礎、把握主動,具有更為嚴重的意義。 “鬧春耕”從勤勞的人們開始 在我國平易近間,春耕常被說成“鬧春耕”。何謂“鬧春耕”?春耕備耕,讓年夜地在沉靜一冬后歡騰起來。一個“鬧”字,襯著出田間春潮涌動、搶農時抓春耕、生機盎然的忙碌氣象。 人勤春來早。當黑龍江北年夜荒的種植戶忙著給育秧基地清雪扣棚、加速棚內泥土熔化時,安徽江淮年夜地上的種糧年夜戶正在觀察地里的小麥生長情況,而嶺南廣東的農戶則在駕駛著旋耕機進行翻耕耘業……這是千百年來勤勞的中國農平易近不變的節律,又在當下演變出了全新的耕耘方法。 煙熱土膏平易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春管春耕的每一分盡力,都關乎著“中國飯碗”的成色。 2月16日至17日,雨水節氣將至之際,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到山東調研春季農業生產任務。他先后來到濟寧市兗州區、菏澤市巨野縣,實地觀察冬小麥苗情長勢、年夜面積單產晉陞、高標準農田建設及節水澆灌等情況;前去農業社會化服務中間、基層供銷一起配合社和氣象站,清楚農機準備、農業生產托管、農資供應、氣象為農服務等任務,聽取農業專家和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建議。強調要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任務的主要論述,周全落實中心經濟任務會議和中心農村任務會議安排,包養搶前抓早、周到安排,全力抓好春季田間治理和春耕備耕各項任務。 2月7日,春節假期過后一下班,農業農村部就召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任務視頻會議。強調要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主要講話和主要唆使精力,落實黨中心、國務院決策安排,切實扛起政治責任,早安排早行動,扎實推進春季田管、春耕備耕等任務,打牢夏日和全年糧油豐收的基礎,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供給強無力支撐。 緊接著,農業農村部啟動“奮戰120天抓春管提單產奪夏收糧油豐收行動”,制訂發布春季田管、防災減災、病蟲防控技術意見,并派出22個任務組和專家組,分赴糧油主產省份,調查小麥油菜苗情長勢、種植意向和農資下擺等情況,無力有序推進春管春耕。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夏日糧油重要農作物冬小麥陸續開始返青、冬油菜進進蕾薹期,長勢均好于終年同期。但也面臨苗情復雜田管任務重、氣象災害不確定性年夜、病蟲害呈著重發生趨勢等困難。好比,小麥越冬期全國溫度偏高,部門地區小麥出現旺長,稻茬小麥苗情偏弱,局地旱象露頭;再好比,本年春季氣溫升沉波動較年夜,冬春連旱、“倒春冷”發生風險高。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怎么辦?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依照能早盡早、能快盡快的請求,緊抓快推把每個環節抓實,把每項任務抓細,把各項任務抓到位,堅決打好奪取全年糧油豐收“第一仗”。 春管春耕中,最美的配角、最主要的原因,始終是人。沃野上到處是辛苦耕作的身影,到處都在播撒著豐收的盼望。 在河南滑縣,180萬畝小麥陸續返青,恰是水肥需求岑嶺期和產量構成關鍵期。有的種植戶在進行補水澆灌,有的駕駛著新型鎮壓機開展鎮壓作業,還有的在應用植保無人機進行病蟲害防治。從過往春耕時全家長幼齊上陣、累得腰都直不起,到現在“鐵牛”在阡陌間縱橫馳騁,這只是億萬農平易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科技種田”“指尖種田”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