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出东方隈,筑梦莺歌海。 2003年8月1日,我国海洋石油事业传来喜讯:随着一声气嘴阀门的开启声,一股强大的天然气流从近1500米的地层深处喷涌而出。至此,我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东方1-1气田全面建成投产。 多年来,东方1-1气田在莺歌海深深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条串联海路的能源大动脉,成为我国南海西部最大的自营气田群,也是海南省民生和工包養平台推薦业领域的主要用气来源。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东方1-1气田群蹲点采访,探寻中国海油人在南海之滨为国奉献的故事。 使命担当 久雨乍停,空气中的雾气不见消散。1月27日上午,海南东方大田机场,20余名即将赴气田的职工正在候机。 “由于天气原因,飞机起飞时间推迟,具体时间等待通知。”对于这群刚从祖国四面八方离家赶回上班的人来说,等候似乎已成为平常的生活。气田动力主操苏薛成就是其中之一。 1月26日清晨6点多,在河北张家口的家里,苏薛成早早地起床。父母已经准备好了早餐;妻子像往常一样帮他再检查一遍行李,看看有没有什么落下的东西;刚满两岁的儿子还在熟睡之中。 吃完早饭,苏薛成轻声来到房间,看着熟睡中的孩子,忍不住在他胖乎乎的小脸上亲了亲,转身便拖着行李箱离开了。 从张家口乘坐8点多的高铁到北京,从北京坐飞机到三亚,再从三亚坐动车,到达东方终端公寓楼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 这样两地奔波的日子,苏薛成坚持了8个年头,他说:“最大的牵挂还是小孩,每次离家都很不舍。” 苏薛成201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东方作业公司东方1-1气田工作,工作时间是上班28天,休息28天。“长时间在海上,家里有事也经常照顾不到。”这次排班,轮到苏薛成在海上平台过年。对此,他平静地说:“工作的平台,四周都是大海。对我而言,对家庭有亏欠,不能经常照顾小孩和父母;但作为一名海油人,为国家和人民保障油气生产供应也是光荣职责,每项工作都得有人做!” 为做好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和职工节日生活保障,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东方作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刘策也同机赴平台进行工作检查。刘策199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油气生产一线工作。他说,“很多同事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海洋油气事业”。 29年的海上油气生产工作经历,让刘策对油气职工的生活情况了如指掌。他说,之所以上班一个月休息一个月,有其特殊考虑。“按照出海人的说法,站在钢结构平台上,缺乏‘地气’,时间长了,人的情绪和心理容易焦虑紧张。如果连续工作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安全生产问题。” “坐直升机上下班,工作28天后休息28天,这份职业对外界来说很光鲜亮丽,其实对海油人来说还是很辛苦的。好在现在海上平台网络、电视都有了,方便员工跟家人联系。”刘策回忆说,“以前海上平台跟陆地联系只有电话,电话信号通过卫星传输包養網,线路少,大家都是排队给家里打电话,一个人只能打十几分钟。” 中午12点,直升机满载12名旅客缓缓起飞。虽然戴着消音耳塞,但飞机的巨大轰鸣声仍然不绝于耳。飞机穿过东方市区的城市街道,便飞经茫茫大海。广阔的大海深处,直升机像一只小鸟在空中飞过。 大概过了30包養多分钟,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上,耸立着两座海上油气平台,平台顶上是停机坪。卸下安全带,在指挥人员指挥下,记者踏上了海上油气平台,猛烈的大风夹杂着细雨扑面而来,耳边是巨大的机器轰鸣声。 铸就匠心 心怀梦想者,正逐梦前行。 在东方1-1气田21年发展历程中,一批批海油人坚守岗位,开展技能练兵,在海上气田书写着自己的敬业故事。 2023年正值东方1-1气田投产20周年,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东方作业公司特意制作了20年纪念盘,发放给气田的贡献者。刘策说:“东方1-1是气田的功勋平台、最早的平台。21年来,不仅源源不断输出天然气,也培养了大量技术工匠。”在气田平台,每一名新上平台的人都要先上安全教育第一课,更换防静电工作服后,才能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平台。 在平台向海的一边,高高的火炬臂倾斜着伸包養向半空,出口处燃烧着熊熊火焰,在海风中飘摇,就像一个巨大的烟囱。东方1-1气田总监葛爱将解释说:“可别小看这烟囱,火焰大小是判断油气产量的重要标志,火大了不好,小了也不好。在油气平台,观测也是一门技术活。” 东方1-1气田距离东方市大概110公里左右,由1个中心平台、1个生产辅助平台、4个井口和1个水下生产装置构成,共有近60口气井,占了整个海南分公司的“半壁江山”。气田累计稳产21年,目前每天稳定外输600多万立方米天然气。持续投产以来,已稳定供气500亿立方米。“东方1-1气田可以满足375万户的天然气需求,覆盖整个海南省。”葛爱将说,按照集团公司改革要求,气田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已经接近尾声。 在电气仪表车间,电器主操安浪涛和同事盯着电脑显示屏查看数据跳动情况,分析研判生产形势。除了例行巡检外,开展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工作是他们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安浪涛来自陕西,他风趣地说,“我的名字就叫浪涛,天生与海有着不解之缘”。 正说着,仪表主操廖飞背着挎包走了进来。原来,海南分公司应急中心发来一个邮件说,F平台一个应急房的摄像头没有图像,接到情况后廖飞第一时间进行维修。经过努力,找出了问题根源,保障了生产安全。…